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,让各行各业都措手不及。疫情防控导致了物流和人员流动乃至企业开工都受到明显的阻碍,部分行业和企业应对危机的措施值得学习,而在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将会带来新的增长点。经历此次疫情后,水泥行业将会产生哪些变化,又会浮现出哪些投资机会呢?
房地产政策保供给,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
部分地区房地产行业已出台“救市”政策。2月上旬,无锡、西安抢先出台,随后上海、浙江、南京、苏州、天津、南昌也纷纷发布相关政策。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,这些省市出台的救市政策中,主要内容包括有减免税费、放宽土地交易和履约监管要求、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、放宽项目工程开竣工期限。苏州、无锡通过引导机构提供配套金融服务、放宽预售条件等来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。另外,深圳、杭州、南宁等地出台公积金相关政策,延长公积金贷款期限、企业可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或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。主要集中在供给层面,针对受疫情影响大的环节,目的是稳定土地市场,保证开发企业资金稳定,能够顺利复工,尽管有个别地方协会呼吁放松限购限售,但目前还没有涉及到刺激需求端的任何政策。
央行再次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按照“因城施策”的基本原则,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,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。
由此可见,尽管疫情期间各地出台了支持地产的各项措施,更多是为了稳定市场,平缓度过疫情艰难期,待疫情过后自然会恢复常态,施工需求不会受到明显影响。由于消费端的限购限售等政策毫无松动的迹象,预计今年地产水泥需求并不会超预期。
基建方面的水泥需求则有一定的概率超预期。一方面,今年是“十三五”收官之年,经济增长要保持一定的速度,才能达成全面小康的目标。作为GDP两架马车的消费和投资之一的消费,已经由于疫情今年发生了很大损失,投资必然需要弥补上这一缺口。因此今年逆周期调节的力度预计会强于预期。
海外投资、进出口或受到抑制
在新冠肺炎的背景下,建材行业尽管并非像旅游、农产品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,亚洲部分国家如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的疫情也在加重,物流、进出口均受到影响,水泥贸易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。一季度的水泥熟料进口预计将会陷入停滞,到二季度才会逐渐复苏。
|